小时候的我,住在小山城里,从没见过海
那时候常常听周围的人提起海,听他们在旅游的时候怎么在沙滩上玩耍,怎么在海边游泳嬉戏,再加上电视里播放的各种海的美景,一颗期待着能亲眼看见海洋的种子便开始在我心里悄悄发芽了。
16岁的我,终于有机会能走出山城去看海了,那时候,当车窗里的一角开始出现海洋的轮廓的时候,我的内心开始翻腾,从初见的惊喜瞬间变成了意外的失望……是的,是失望,为什么会失望——因为海没有它本该有的模样,它的颜色,不是电视里那灿烂的碧蓝,深邃的深蓝
而是死气沉沉的灰蓝
它的边缘,铺满了人类留下的垃圾,和肚皮朝上的死鱼。
我很想知道,是什么让它变成了这副模样?
海洋,孕育了地球的生命,也蕴藏了丰厚的资源。地球71%都是海洋,至今仍有80%的动植物生活在海洋中,可见,海洋对于我们来说,是多么的重要。
但是,很多人却认为,海洋就像是我们日常生活里的一部分,是街边的马路,是聚会结束的不需要收拾的会场……小小的塑料袋,扔在海边好像没有什么太大关系;工厂里的废水,排到海里也似乎不会有什么问题。人们的小小举动,就在这么看似不长的时间里,给海洋留下了难以恢复的伤疤。
当然,也有很多人认为,海洋里的资源那么丰富,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,我们为何要担心鱼群的灭绝和资源的用尽呢?
事实上,我们曾经认为的吃也吃不完的蓝旗金枪鱼,由于人类对美食的追求和对利益的贪婪,已经在濒危物种列表上榜上有名了;最为人们广泛流传的,还是央视的拒绝吃鱼翅的广告:无辜的鲨鱼,活生生地被人类抓捕,被人类肆意地割下它们的双翅,然后绝望地沉落在了寂静的海里……
它们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,自己的鲜血还引来了同伴的杀生。
而我们,又能为它们做些什么?
怀着这份好奇,我意识到:海洋保护已经刻不容缓。
我们的生活,离不开水,更离不开海洋,如果我们没有水,或者说如果我们没有干净的水,那么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子的——百姓对政府怨声载道,原本可以作为平时观赏的海现在已经难以入眼,原本以海洋为经济支撑的产业也开始经济萧条;那或者说如果金枪鱼消失了,中华鲟鱼和鲨鱼也消失了,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担忧,怎样的悲痛?
有些人,他们深深爱着海洋,他们是海的儿女;有些人,他们深深敬畏着海洋,被海洋无穷的力量征服。海洋的魅力,我们都能目睹,如果你能亲眼看见美丽的海洋,就不会想让她受到伤害。就像是自己曾经去过的让自己流连忘返的美景,如果它哪一天变得不再美丽,已经没有它自己的本色了,那么此时的自己,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?
我真诚地希望,海洋的保护能得到大家的足够重视,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天,海还是以前的那片美丽的海,海里的生物还是像以前那样自由自在,不用担心自己的种群是否会在地球上消失,那时候人与海洋和谐共处,那时候海洋与我们同在。